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会成立30周年,2019年3月23日beplay全站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组织各校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次探寻红色资源地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继2018年国家宪法日各高校探访华东政法大学校史馆之后的第二次活动。本次探访红色资源地的目的地位于愚园路上,各高校的同学们先后探访了沈钧儒旧居、《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与刘长胜旧居。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位于愚园路桃源坊的沈钧儒旧居。沈钧儒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等职务,他曾参加辛亥革命运动,加入中国同盟会,“九一八”事变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6年11月23日,沈钧儒与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史良、王造时、沙千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为著名的“七君子”之狱。我国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巩固,与沈钧儒等爱国人士的帮助与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促进国共两党合作关系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为法律人的前辈,沈老这位“民主人士的旗帜”在那个年代书写了伟大的爱国篇章,他为祖国的独立、民主、和平、自由,不懈追求真理,矢志不移奋斗整整一生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弘扬。
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这里一楼陈列《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二楼为编辑部复原陈列。《史料史迹展》重点介绍了《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路易•艾黎故居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二楼的《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原貌陈列,突出历史人物的工作场面和内容:有瞿秋白在编辑部领导工作的场景及郑超麟的卧室原样,室中间是一张八角麻将桌,开会时就以搓麻将作掩护;有中共中央常委、组织局长罗亦农牺牲前最后的住处卧室原样。走廊的橱窗内展出《布尔塞维克》复印件,载有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农民暴动和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等内容的通讯报道。
第三站,同学们来到了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大家在讲解员的精心讲解陪同下参观了博物馆。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见证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群众生活发生困难,迫切需要党组织去关心。华阳路街道党员、干部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规模走访活动,建立起关心群众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创造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初步回答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华阳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共同成为了今天上海乃至全国的优秀党务工作模范。通过照片、文字资料、3D影像、实物展示,同学们对“凝聚力工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大家在庄重的乐曲声中集体合影留念,同学们肃然起敬,深受鼓舞。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刘长胜故居是当年中共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1946年至1949年,这幢建筑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组织的指挥中心。这里的共产党人,曾经领导上海人民为争取和平与民主而不懈奋斗,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里应外和解放上海的战役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而后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巨变,然而在市政建设规划中,被平移而得以保留原貌的,只有上海音乐厅和刘长胜故居等几幢建筑。如果说上海音乐厅的建筑艺术以少有的欧洲传统风格见长的话,那么刘长胜故居则以丰富的历史底蕴取胜。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还指引同志们亲手感受当年办公桌抽屉里的暗格,许多机密情报当时藏匿在其中,使共产党人躲过了一劫又一劫。
此次愚园路名人旧居及历史陈列馆的参观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文化名人参与革命的热情,也了解到建国前地下斗争的艰苦性和建国后社会发展的轨迹。同学们走出校门,通过参观,使许多历史不止停留在日常的组织生活会或课堂中,而是能够真真切切地来到实地感悟。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党建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来自不同高校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寻访红色资源活动,有利于同学们之间增进了解,提升活动的参与性,今后这项活动将继续进行,直至形成品牌效应。
供稿:张琰 18级国际法硕士
供图:石依娓 18级法律硕士;陶冲 18级法律硕士